首页 >> 业界新闻 >>精彩活动 >> 数字素养专题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内容
文章
  • 文章
搜索
详细内容

数字素养专题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与内容

640.jpg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数字素养专题 | 提升数字素养,赋能教师成长


何以界定教师数字素养


2023年2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召开,会上教育部正式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标准,以扎实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数字素养是指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

(一)教师数字素养的内涵解释

“适当利用数字技术”:在宏观上是指选择数字技术时,应理解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价值及可能风险;在中观上是指选择数字技术时,应思考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在微观上是指选择数字技术时,应考虑数字技术与自身知识能力的匹配度。


  • 获取:使用针对性检索工具与途径,收集并存储所需数字信息和资源。

  • 加工:基于需求,处理、制作并整合数字信息和资源。

  • 使用:将数字信息和资源合理应用于教学、教研中。

  • 管理:对碎片化数字信息与资源进行合理归类与有序组织。

  • 评价:应用数字信息和资源时,都应进行分析判断、甄别与评价。

  • 发现:通过多场域多维度的教育教学数据采集、感知与计算,了解现状、发现不足。

  • 分析:构建全要素全视角的关联关系,找准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关键问题。

  • 解决:利用数字技术创新教育教学教研模式,提质增效,解决重难点问题。

  • 意识:认识数字化环境里的常见设备,有意愿使用数字化环境开展教学。

  • 能力:熟练使用数字化环境中的设备,在数字化环境里上课,利用数字化环境上好一节课,基于数字化环境开展研修,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数字化资源、工具,基于数字化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 责任:承担促进学生数字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责任。

(二)教师数字素养的内容

教师数字素养有五个一级维度指标,分别是意识、知识与技能、应用、社会责任、专业发展


1.数字化意识是指客观存在的数字化相关活动在教师头脑中的能动反映,包括数字化认识、数字化意愿以及数字化意志。


·   数字化认识:教师对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价值的理解,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可能产生新问题的认识,包括理解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中的价值,以及认识数字技术发展对教育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数字化意愿:教师对数字技术资源及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态度,包括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资源的意愿,以及开展教育数字化实践、探索、创新的能动性。

·   数字化意志:教师在面对教育数字化问题时,具有积极克服困难和解决问题的信念,包括战胜教育数字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信心与决心。


2.知识与技能是指教师应了解的常见数字技术知识,包括常见数字技术的概念、基本原理。教师需要对数字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大概的认识,避免走向两个极端,即过度崇拜和恐惧排斥。教师应掌握的数字技术资源应用技能包括数字技术资源的选择策略及使用方法。


·   数字技术资源的选择策略:依据教育教学目标、数字技术资源特征、方便易用、安全可靠等内容进行选择。

·   数字技术资源的使用方法:资源获取、管理及评价方法,办公软件、多媒体处理软件使用技巧,教学软硬件的使用与维护,学科专业工具使用等。


3.数字化应用是指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包括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施、数字化学业评价以及数字化协同育人。


·   数字化教学设计:教师选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学习情况分析、设计教学活动和创设学习环境的能力。当前智能技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强大的工具,许多典型智力劳动已经可以利用智能技术完成,如编写教案、制作PPT、设计试题、图片绘画。

·   数字化教学实施: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实施教学的能力,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支持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优化教学流程、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个别化指导。

·   数字化学业评价: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的能力,包括选择和运用评价数据采集工具、应用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学业数据分析、实现学业数据可视化与解释。

·   数字化协同育人:教师应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能力,包括学生数字素养培养、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德育、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开展家校协同共育。例如楚才小学通过大数据平台做到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综合评价,云评价体系涉及五大维度,涵盖74项校级指标,构成了全新的综合素质报告——数字画像。


4.数字社会责任是指教师在数字化活动中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方面的责任,包括法治道德规范,以及数字安全保护。


·   法治道德规范:教师应遵守的与数字化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规范,包括依法规范上网、合理使用数字产品和服务、维护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

·   数字安全保护:教师在数字化活动中应具备的数据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防护的能力,如选择安全、权威、官方的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做好个人信息和隐私数据的管理与保护;对学生;家长及其他人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使用、传播时注重数据安全维护;使用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安全;尤其在网络传输中;最小化数据收集,只收集必需数据。


5.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促进自身及共同体专业发展的能力,包括数字化学习与研修以及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


·   数字化学习与研修:教师利用数字技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学习与分享,教学实践反思与改进的能力,包括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持续学习、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支持反思与改进、参与或主持网络研修。例如石嘴山市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为契机,针对教师智能教学助手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建立石嘴山市中小学教师智能研训中心,探索形成“1345”教师智能研训工作体系,探索双师教学应用,搭建城乡学校“智能手拉手”研修平台,开展乡村移民学校和薄弱学校与城镇优质学校“智能手拉手”活动,并且深入推进东西部双师教学,实现全市在线教学和在线教研活动常态化。

·    数字化教学研究与创新:教师围绕数字化教学相关问题开展教学研究,以及利用数字技术资源实现教学创新的能力,包括开展数字化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例如华中师范大学的“1+8”同步教学,利用同层楼8个智慧教室串联直播,将300多名学生分成8个小课堂,教师每次选择一间教室授课,课程中有30分钟由助教进行问题解答,并为学生做针对性辅导,依托大数据提供更智能的学习过程支持,通过智慧教室和云端一体化学习评测。


教育部近日制定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旨在提升教师利用数字技术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的意识、能力和责任。教师的数字素养已经成为时代所驱。


翻译是数据传播的重要桥梁,翻译专业教师的数字技术素养是推动语言服务事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为了帮助外语与翻译相关专业教师更加精准、迅速地掌握新的教研与实践技术,西安迪佳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面向全国外语学科教师,组织本次“全国外语学科教师数字素养与科研能力提升工作坊”,邀请学界、业界专家传道授业解惑,帮助相关专业师生提升数字素养。

2.jpg


Q
适合什么样的学员?

适合全国外语学科教师

A
Q
课程有哪些内容?

四大模块,大语言模型赋能全方面学习

A
Q
授课老师是谁?

博士生导师,行业领头人,大咖云集

A
课程收获


1.png


企业新闻
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业界新闻
更多

咨询电话:15811379550

公司邮箱:yuxiang.ding@lingotek.cn

翻译技术教育研究院

seo seo